本书目录导读:
《雷公炮炙论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中医药炮制学著作,作者为宋代著名医学家雷敩,该书由卷上、卷中、卷下三部分组成,分别于宋代绍兴年间(1131-1162年)由雷敩所著,并由其弟子整理成书,出版社为宋代官刻本,现收录于《四库全书》中。
《雷公炮炙论》是一部集医药炮制技艺之大成的著作,它详细阐述了中药炮制的理论、方法和技巧,对后世中医药炮制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全书共分为三卷,卷上主要介绍了药物的炮制方法、炮制工具、炮制注意事项等;卷中重点论述了药物的炮制原理、炮制作用以及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;卷下则对各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
1、卷上
卷上主要介绍了药物的炮制方法,包括炒、炙、煮、蒸、煅、淬等,还介绍了炮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,炒药时火候的控制、炙药时温度的掌握等。
2、卷中
卷中论述了药物的炮制原理和炮制作用,作者雷敩认为,炮制药物的目的在于改变药物的性味、归经、功效等,使其更适合人体使用,卷中还介绍了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,如药物炮制的时间、火候、温度等。
3、卷下
卷下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炮制方法,作者雷敩根据药物的性味、归经、功效等,分别阐述了其炮制方法,对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,应采用炒、炙等方法;对于具有补益功效的药物,则应采用煮、蒸等方法。
《雷公炮炙论》作为一部中医药炮制学的经典著作,其内容丰富、理论严谨,对后世中医药炮制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通过对药物的炮制方法、炮制原理、炮制作用等方面的详细阐述,该书为中医药炮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,雷公炮炙论所蕴含的炮制技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