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存在与时间》是德国哲学家马丁·海德格(Martin Heidegger)的代表作之一,由德国出版商Vittorio Klostermann于1927年首次出版,这本书是海德格对西方哲学传统的一次深刻反思,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“存在”的哲学探讨的批判性重审。
作者:马丁·海德格(Martin Heidegger)
出版社:Vittorio Klostermann
出版时间:1927年
《存在与时间》的介绍如下:
《存在与时间》是海德格对存在哲学的全面探讨,书中提出了“存在论”的概念,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,海德格认为,传统的存在哲学过于关注“存在者”而非“存在”,导致了对人类存在的忽视,他提出了“存在论”的方法,强调对“存在”本身的探究。
书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
1、引言:海德格对传统存在哲学的批判,以及他提出“存在论”的必要性。
2、存在的本质:探讨存在的本质,以及人类存在的独特性。
3、存在的时间性:分析人类存在的时间性特征,以及时间对存在的影响。
4、存在的历史性:探讨人类存在的历史性,以及历史对存在的影响。
5、存在的死亡:深入探讨死亡在人类存在中的意义,以及死亡对存在的影响。
6、存在的超越:分析人类存在的超越性,以及超越对存在的影响。
在《存在与时间》中,海德格对存有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,他认为,死亡是存在的一个基本维度,是理解人类存在的关键,死亡不是存在的对立面,而是存在的必要条件,人类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死亡,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存在。
海德格指出,死亡是人类存在的“不可逃避的必然性”,它使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和脆弱性,正是这种对死亡的意识,促使人类追求意义和价值,从而超越个体的有限性,在死亡面前,人类的存在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刻。
《存在与时间》是海德格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,它对存有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,为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,这本书不仅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也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