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韵府拾遗》是一部古代汉语韵书,由清代学者王念孙编纂,该书由王念孙与其子王引之共同完成,于清代乾隆年间由江苏扬州的刻书坊刊行。
作者:王念孙、王引之
出版社:江苏扬州刻书坊
出版时间:乾隆年间
《韵府拾遗》共分为四卷,卷31至卷43收录了大量的古韵遗珠,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的重要资料,王念孙和王引之在编纂此书时,广泛搜集了古代文献中的韵文,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,对古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。
书的大纲如下:
卷31:古韵拾遗
卷32:古韵拾遗续
卷33:古韵拾遗三
卷34:古韵拾遗四
卷35:古韵拾遗五
卷36:古韵拾遗六
卷37:古韵拾遗七
卷38:古韵拾遗八
卷39:古韵拾遗九
卷40:古韵拾遗十
卷41:古韵拾遗十一
卷42:古韵拾遗十二
卷43:古韵拾遗十三
《韵府拾遗》卷31-43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古韵分类:王念孙和王引之根据古韵的音韵特点,将古韵分为若干类别,如平声、上声、去声、入声等,并对各类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
2、韵文搜集: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古韵文,包括诗歌、散文、辞赋等,这些文段均为古代文献中的珍品,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、词汇、语法具有重要意义。
3、韵文注释:对所收录的韵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,包括字义、词义、语法等方面的解释,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古韵文。
4、韵文比较:书中对同一韵文在不同文献中的不同表述进行了比较,揭示了古韵文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过程。
5、韵文考证:王念孙和王引之在编纂过程中,对一些韵文进行了考证,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,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。
《韵府拾遗》卷31-43的编纂,不仅丰富了古代汉语韵书的内容,也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通过对古韵遗珠的再发现与解读,该书在汉语语音学、词汇学、语法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