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导读:
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》
作者: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委员会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1年
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》是由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委员会编写的,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、防治策略和挑战,该书收集了2011年全国心血管疾病相关数据,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、影响因素、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,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1、引言
-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重要性
- 编写目的与意义
2、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
-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
- 心血管疾病地区分布
- 心血管疾病人群分布
3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
- 传统危险因素(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吸烟等)
- 新型危险因素(如肥胖、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等)
4、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
- 预防策略
- 治疗策略
- 康复策略
5、心血管疾病防治挑战
- 防治资源不足
- 防治意识薄弱
- 防治技术落后
6、国际比较与启示
- 国际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
-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启示
7、总结与展望
- 总结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取得的成果
- 展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未来
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》首先对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,指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,随后,报告详细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,包括发病率和死亡率、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等。
在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,报告不仅关注了传统危险因素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吸烟等,还重点介绍了新型危险因素,如肥胖、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等,这些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,报告提出了预防、治疗和康复三个方面的策略,在预防策略中,强调了健康教育、生活方式干预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,在治疗策略中,介绍了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,在康复策略中,强调了康复训练、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的重要性。
报告还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,包括防治资源不足、防治意识薄弱和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,针对这些问题,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。
报告通过与国际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的比较,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,总结部分对报告进行了全面总结,并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。
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》是一部全面、深入地反映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挑战的著作,对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